会议时间: 2025年9月26日
会议地点: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
  • 主论坛
    直播回放● 直播已结束
    2025.09.26 09:30-11:55
  • 分论坛
    直播回放● 直播已结束
    09.26 13:30-18:10

2025,以DeepSeek为代表的领先大模型开启智能平权,激发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竞速,AI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时代的生产力。在模型精度持续提升、能力边界不断拓展的背后,大模型的创新路径同样也在发生变革,从粗放式的算力堆叠到全局性的系统优化。开源大模型的意义已超越模型技术本身,正在深刻重塑AI产业格局和发展路径。中国具备充沛的数据要素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,可以更好的推动AI产业发展,加速智能生产力变革。

AICC2025将聚集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,深入探讨中国AI产业发展模式、算法算力系统化的技术创新路径、产业协同模式变革,助力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相关政策实施,加速大模型等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产业化落地。本届大会设立1场主论坛、6场主题分论坛、3场特色活动及3000㎡创新科技展,揭晓2025年度多项人工智能创新成果,届时将有2000+名来自AI领域科研机构、开发者、互联网/金融/医疗/制造/交通/能源等行业用户、行业专家以及专业媒体到场参会。

1000+
现场参会者
550w+
线上参会者
800w+
媒体传播
10000㎡+
AI创新科技展
 
350+
AI生态伙伴共建
200+
前沿技术报告
 
  • 王恩东

    AICC大会发起人

  • 金耀初

    欧洲科学院院士
    西湖大学“可信及通用人工
    智能实验室”创始人

  • 林咏华

  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
    副院长兼总工程师

  • 王海峰

    百度首席技术官

  • 刘军

    浪潮信息
    首席AI战略官

  • 戴蓓洁

    北京中关村人工智能
    研究院副院长

  • 张晓光

   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
    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

  • 武正辉

    百度智能云AI架构师

  • 鲍益

    世纪互联集团高级副总裁
    能源创新事业部总经理

  • 张军萍

    江苏安澜万锦电子股份
    有限公司技术总监

  • 贡昀

    亿纬锂能产品总监

  • 夏欢欢

   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
    资深研究员

  • 吕定顺

    字节跳动Seed研究员
    AI for Science Manager

  • 郭晋疆

   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数据
    科学部负责人、副主任研究员

  • 夏应策

    北京中关村学院导师

  • 邓攀

    北京中关村学院
    资深研究员

  • 王嵘

    礼来制药副总裁
    礼来中国创新合作中心(LCIP)
    和礼来中国创新孵化器负责人

  • 陆子恒

    北京中关村学院
    资深研究员

  • 王晓旭

    深势科技研发副总裁

  • 苏航

    中国钢研数字化
    研发首席科学家

  • 王晟

   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

  • 洪源

    太初(无锡)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PO、副总裁

  • 史磊

    百度智能云混合云
    产品研发副总经理

  • 杨琪

   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
    快手IDC系统架构师

  • Bean Zhang

    浪潮信息开放计算
    产品线总经理

  • 李立帅

    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,
    数据科学系教授

  • 程承旗

    北京大学工学院
    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,
    国家导航领域重点研发计划
    首席科学家

  • 祁炜

    清华大学
    工业工程系长聘副教授

  • 陈海昕

  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、
    院党委书记,
    清华-亿航联合研究院院长

  • 赵帅

    浪潮信息副总经理

  • 刘敬颐

    中国电信集团首席专家,
    中电信无人科技副总经理
    兼产品和研发部总经理

  • 蒋涛

    CSDN创始人&董事长,
    开放原子基金会理事

  • 包云岗

  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
    副所长、研究员,
   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,
    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
    副主任、RISC-V国际基金会理事

  • 尹首一

   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,
    IEEE Fellow

  • 李昊阳

    Linux FoundationDirector
    of OpenInfra Asia

  • 宗泽升

    PyTorch Ambassador

  • 崔慧敏

    中科院计算所
    编译团队负责人

  • 游凯超

    vLLM项目核心维护者

  • 张家驹

    红帽亚太CTO办公室
    首席架构师兼大中华区CTO

  • 罗璇

    元始智能
    联合创始人兼COO

  • 景璐

    浪潮信息
    AI软件架构师

  • 李斌

  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
    高级副总裁

  • 李守平

    华为昇腾业务副总裁、
    昇腾计算业务
    基础软件业务总经理

  • 董建

  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
    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,
    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秘书长

  • 周界

    面壁智能
    联合创始人、首席数据官

  • 刘红雨

    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
    主任架构师

  • 敖玉龙

  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
    AI框架研发团队负责人

  • 门春雷

  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
    AI系统研究团队负责人

  • 田鹏伟

    京能数字产业有限公司
    技术总监

  • 李伯勋

    无问芯穹
    技术负责人兼总裁

  • 苏志远

    浪潮信息
    系统软件产品部总经理、
    龙蜥社区技术委员会副主席

  • 刘广

  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
    数据研究组负责人

  • 张博

    北京谋先飞科技有限公司
    高级工程师

  • 聂凯旋

    上海松应科技有限公司
    创始人、CEO

  • 杨聪

    副教授,苏州大学-地平线
    智能驾驶生态创新中心主任

  • 杨武

    软通天擎
    具身智能大模型、运动控制专家

  • 刘东

    星源智机器人
    创始人& CEO

  • 宋博

    智平方科技
    机器人产品与硬件负责人

* 嘉宾排名不分先后
AICC2025主论坛将聚集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,深入探讨中国AI产业发展模式、算法算力系统化的技术创新路径、产业协同模式变革,助力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相关政策实施,加速大模型等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产业化落地,并揭晓2025年度多项人工智能创新成果。
精彩回看
 
  • 时间
  • 主题 / 演讲嘉宾
  • 直播回放
  • 08:45-09:25
  • 领导致辞
  • 09:25-09:40
  • 开场致辞
    AICC大会发起人 王恩东
  • 09:40-10:05
  • 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创新发布
  • 10:05-10:35
  • 从工业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
    金耀初丨西湖大学“可信及通用人工智能实验室”创始人、欧洲科学院院士
  • 10:35-10:55
  • FlagOS:推动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的开放计算全面升级
    林咏华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
  • 10:55-11:15
  • 大模型技术及应用
    王海峰丨百度首席技术官
  • 11:15-11:35
  • 大模型时代的 AI 计算架构创新
    刘 军丨浪潮信息首席AI战略官
  • 11:35-11:55
  • 从科学智能到AI人才培养
    戴蓓洁丨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
* 以现场实际议程为准
  • FlagOS开放计算开发者大会
    主办方: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
  • 智算中心与算力服务论坛
    主办方:益企研究院
  • 开放智算中心技术创新论坛
    主办方:OCP、OCTC
  • AI赋能低空经济发展论坛
    主办方: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
    承办方:清华大学笃实书院学生科协
  • 智能驾驶创新与应用论坛
    主办方:AI与硬科技知识分享社区智猩猩、车东西
  • AI for Science论坛
    主办方:北京中关村学院、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
FlagOS 开放计算开发者大会,聚焦AI系统软件核心技术,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会议。为了推动全球AI开放创新、推动AI普惠发展,支持多元AI芯片硬件的开放计算技术,在 AI 生态趋于碎片化、跨系统软硬件迁移挑战重重的当下,其意义非凡。该大会在北京市发改委、北京市科委等共同指导下,由 FlagOS 开源技术社区主办。FlagOS开源技术社区由来自全球顶级科研机构(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科院计算所)、众多芯片企业、系统厂商、操作系统厂商、大模型企业等共同组成,致力于打造统一、开源的系统软件栈,构建「模型 - 系统 - 芯片」三层贯通的开放技术生态。在大会中,来自智源研究院、中科院计算所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的顶尖技术专家,围绕AI编译器、并行框架等关键技术,FlagOS支撑大模型创新技术,及FlagOS支持具身机器人开放计算等重要领域展开研讨,也包括硬核知识讲解与实训操练。通过成果展示,分享最新的前沿知识,助力开发者打破算力束缚,推动行业技术发展。
9月26日
  • 时间
  • 主题 / 演讲嘉宾
  • 13:15-13:45
  • 开场致辞
  • 13:45-14:00
  • FlagOS推动自主软硬件技术创新和全球开放计算合作
    林咏华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
     
    【大赛发布】全球FlagOS开放计算大赛(FlagOS-Kaggle 大赛)启动发布及规则解读
  • 14:00-14:10
  • AI开源生态发展
    蒋 涛丨CSDN创始人&董事长 开放原子基金会理事
  • 14:10-14:15
  • FlagOS开源社区新成员加入仪式
  • 14:15-14:30
  • 关于RISC-V生态发展的思考
    包云岗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,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,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、RISC-V国际基金会理事
  • 14:30-14:45
  • 高算力智能芯片发展路径探讨
    尹首一丨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,IEEE Fellow
  • 14:45-15:00
  • OpenSource & AI: Building Together
    李昊阳丨Linux Foundation/Director of OpenInfra Asia
  • 15:00-15:15
  • Fostering a Thriving PyTorch Ecosystem through Community-Driven Growth
    宗泽升丨PyTorch Ambassador
  • 15:15-15:30
  • 编译技术在AI软件栈中的探索与实践
    崔慧敏丨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团队负责人
  • 15:30-15:45
  • vLLM: 人人可用的简单、快速且低成本的大模型服务方案
    游凯超丨vLLM项目核心维护者
  • 15:45-16:00
  • 构建大模型时代的开源、异构AI基础设施 —— Fedora & FlagOS 技术初探
    张家驹丨红帽亚太CTO办公室首席架构师兼大中华区CTO
  • 16:00-16:15
  • RWKV,面向未来的高效AI大模型架构
    罗 璇丨元始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
  • 16:15-16:25
  • SD200超节点系统性能优化和表现
    景 璐丨浪潮信息AI软件架构师
  • 16:25-16:30
  • FlagOS高校计划发布暨人才培养基地授牌仪式
  • 16:30-16:40
  • 人工智能“求索”国家标准评测体系及计算标准化介绍
    董 建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,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秘书长
  • 16:40-16:50
  •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软件开源实践
    Lawrence Su丨浪潮信息系统软件产品部总经理、龙蜥社区技术委员会副主席
  • 16:50-17:00
  • 迈向实用化多模态端侧大模型
    周 界丨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、首席数据官
  • 17:00-17:10
  • 飞桨大模型训推加速实践
    刘红雨丨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主任架构师
  • 17:10-17:25
  • 面向新场景与新架构的FlagScale训推框架与FlagCX通信库最新实践及创新
    敖玉龙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框架研发团队负责人
  • 17:25-17:40
  • 面向多元AI芯片的算子库&编译器实践与思考
    门春雷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系统研究团队负责人
  • 17:40-17:45
  • FlagOS卓越适配单位授牌仪式
  • 17:45-17:50
  • 数算模一体化工具链,提升万P规模智能算力效能
    田鹏伟丨京能数字产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
  • 17:50-17:55
  • 面向具身智能的大规模强化学习框架探索
    李伯勋丨无问芯穹技术负责人兼总裁
  • 17:55-18:10
  • 迈向AI原生的FlagOS:发展路线与实施启示
    刘 广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数据研究组负责人
9月27日
  • 时间
  • 主题 / 演讲嘉宾
  • 9:00-9:05
  • FlagOS支持具身智能开放计算的展望
    林咏华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
  • 9:05-9:15
  • 加速具身大模型发展:FlagScale 驱动的高效训练与推理部署实践
    敖玉龙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框架研发组负责人
  • 9:15-9:25
  • 让物理引擎加速具身智能进化
    张 博丨北京谋先飞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
  • 09:25-9:35
  • FlagOS在端侧NPU上快速部署
    鲍敏祺丨ARM China NPU产品总监
  • 09:35-9:45
  • 物理 AI 仿真系统,加速具身机器人训练与产业化落地
    聂凯旋丨上海松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、CEO
  • 09:45-9:55
  • 面向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遥操关键技术解构与实践
    杨 聪丨副教授,苏州大学-地平线智能驾驶生态创新中心主任
  • 09:55-10:05
  • 基于 FlagOS 的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与实践 —— 软通天擎的探索之路
    杨 武丨软通天擎具身智能大模型、运动控制专家
  • 10:05-10:15
  • 机器人的本地大脑-具身落地的必由之路
    刘 东丨星源智机器人创始人& CEO
  • 10:15-10:25
  • 具身智能:第四代智能终端变革范式
    宋 博丨智平方科技/机器人产品与硬件负责人
  • 10:25-10:55
  • Panel:具身智能 AI系统软件
    邹鹏程丨中科创达CTO
    滕召智丨中科渝创SDV社区负责人,具身社区负责人
    郭成凯丨跨维北京人形机器人中心主理人
    敖玉龙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框架研发组负责人
    刘 东丨星源智机器人 CEO
    杨 聪丨苏州大学-地平线智能驾驶生态创新中心主任
    聂凯旋丨松应科技 创始人
    张 博丨谋先飞高级工程师
    杨 武丨软通天擎具身智能大模型、运动控制专家
    鲍敏祺丨ARM China NPU产品总监
* 以现场实际议程为准
指导单位
支持单位
大会合作伙伴
*排名不分先后
版权所有:南京弟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| 苏ICP备15059127号 | 苏ICP证B2-20160175号